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200303
作 者:丰琳/马剑红
【内容提要】作为多人社会两难问题的基本范式之一,近年来资源两难问题引起了包括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在内诸多领域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资源两难问题的定义、特点、研究意义并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Samuelson和Messick于1994年提出的资源两难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以往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忽视了对不确定性的研究等。文章最后指出了近年来有关资源两难问题的研究在心理学界的发展,并提出了对以后研究的一些建议。
【关 键 词】资源两难/社会两难/资源两难的决策模型/不确定性
resource dilemma/social dilemma/decision model/uncertainty
【正 文】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家Thomas Schelling于1960年提出混和动机冲突(mixed-motive conflict)这一概念,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团体面临相冲突的合作和竞争动机时的情景。谈判和社会两难是两种最基本的混和动机冲突。而社会两难指的是一群人(N≥2)必须决定是最大化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的情景。对个人来说通常最大化个人利益更有利可图,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选择最大化个人利益,每个人所得到的收益将低于都选择最大化集体利益时的收益[1]。社会两难包括两人和多人情况。两人的社会两难包括经典的囚徒两难(prisoner's dilemma)问题,多人的社会两难主要包括资源两难(resource dilemma)、多人囚徒两难(N-person Prisoner's Dilemma,NPD)和公共物品范式(Public Goods Paradigm)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两难问题,尤其那些由于人口过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引起的两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等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学家、政治科学家等通过对社会两难问题进行分析来解释诸如进化、国际安全、政府计划的资金分配等问题;而心理学家用社会两难的原理来解释决策的次优绩效、实验室团队及真正工作团队的任务执行情况等等。
资源两难指个体从一个共用的资源库中“收获”资源,资源库本身会以一个预先决定的比率得以补充,但是如果成员过度“收获”(提取资源的速度大于补充率),资源库便会枯竭。因此成员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维持共用资源库[2]。在资源两难中个体的行为通常会产生两个后果:迅速产生的正面结果和延期发生的负面结果,而负面结果的危害往往较大。
Hardin于1968年发表于Science的文章“公用的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描述资源两难问题的最有影响力的文章。在文中Hardin认为现代人过度使用资源的后果将是面临类似于使用同一牧场的牧人所面临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