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

fixed" zzz="106515">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崔丽娟 王小晔

  一、引言

      根据2001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1],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约5096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96的青少年用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O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在现代信息社会重,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心理学家愈来愈多的关注与研究。本文试图对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的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与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二、网络过度使用的问题

      2.1  网络相关的心理障碍

      心理学家较早关注的互联网对心理发展影响的问题是互联网的过度使用引发的心理障碍。Brenner(1997)[2]的研究显示,网络依赖行为和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相关,而与性别和种族关系不大。尤其青少年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相比较之下,成年入网络成瘾时也需要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但是他们所体验到的失落情绪要小于相等条件下的青少年。

      对过度使用互联网引发的心理障碍,Jb理学家定义了多种术语。Goldberg借用了(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提出互联网成癌障碍(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IAl3)的概念,主要是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KimberlyYoung则从DSM—IV对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中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Use;PIU)的概念,暗示着网络成瘾和药物依赖之不同在于,它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Young结合对网络成瘾的实际研究,提出了八个问题以判断网络成瘾。如果个体对下列问题中的五个题目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判定为PIU:①你是否沉溺于互联网?②你是否需要通过逐次增加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③你是否经常不能抵制上网的诱惑和很难下网?④停止使用互联网时你是否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⑤每次上网实际所花的时间是否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