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乐华
中山大学心理系 510275
摘要
本文从blog对学习系统改变的分析,阐明了这种改变的必然性和意义。并展示了未来学习系统的可能图景。如传授者和传授知识的分离;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提高;知识的传承性得到了更广泛的土壤等。
引言
首先,在宏观上我们把学习系统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学习者、知识、传授者。三者的定义分述如下:学习者是个体独立或协同进行学习的主体的统称;知识是学习的对象和结果,是各种知识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集合;传授者是指传授知识的个体或团体。
其次,在传统的学习系统中传授者掌握着要传授的知识,传授者只有面对面才能进行全面的知识传递,其他方式(如函授、电视大学)的教学质量都大打折扣。而且这种传授者掌握学习资源和教学主动性的教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直接受制于传授者个人的意愿、知识水平、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传授者是处于主动地位的。这就使目前“主体教育”口号意义大于实践意义的根本矛盾所在。
在传统的学习系统中,知识仅仅掌握在少数传授者的手中、脑中,即使他们倾全力传播,其传播范围也仅仅局限在他能够亲历的人群,很多人因教育资源的有限而不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反映了传统的学习系统中,传授者和所传授知识的不可分离的突出特点,当然像专著、自传、随笔等纸张的记载形式多少分离了传授者和所传授知识,但是显然无法替代面对面传授。而且大多数知识传授者的思想根本无法用以上所有形式记载下来,这种记载受到了纸张发行权力的限制。因而也只有那些对整个人类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才能在原有的记载系统中得到尽可能充分的表达机会和途径,但往往也是处在其晚年或辞世之后由集体完成的。
另一个组成部分--学习者在传统学习系统中一直是处在被动地位,不能选择传授者、只能跟着统一的步调前进。即使是传授者给了学习者主动性,也仅仅是恩赐和有限制的主动选择。
而Blog作为一种新的个体记录方式的出现,将会彻底改变现有学习系统的运行方式,为实现教育资源和目标的最大化提供了新的可能,下面我们就分别从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对学习者的影响
1、学习者自我管理的意义
学习者可以建立自己学习某门课程或知识领域的blog,在其上可以更精细地记录学习、思考的片段,并可以不断回溯、反思自己的思考。这就像另一个“你”处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过去你的思考历程,学习者因此就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管理、调整,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进行元认知水平的思考。因此,有助于学习者冷静、批判地发展思想,整理成体系,并为自己在未来的学习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制定计划、策略。
2、主动性的本质提高
学习者在blog所预示的学习体系中将成为真正的主人,学习者可以控制自己的进度,并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适合的传授者个体,并由他自己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传授群体(具体方式见传授者一节)。而非像如今,首先选择的是一个相对高水平的传授群体(重点学校),接受具体什么样的个体传授者则一无所知。
学习者可以拥有更广泛的学习资源,而且有不同水平的blog告诉你如何归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