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神经元 (mirror neuron)

fixed" zzz="107256">

  评述:镜像神经元是神经科学的近年来的一大发现。对理解人的模仿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意图理解,情感交流,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形成等等都有重要意义。
这篇文章是《科学美国人》上的一篇非常好的科普论文,很少能看见对新科学发现写得这么系统和清晰的文章。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本身是猴子的神经细胞电记录研究的意外结果,但是接下来对人的镜像神经元的大量后续研究,
都是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做的踏踏实实的工作。这些工作,在脑科学发展历程上将占有重要地位。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加强了我个人的信念,就是系统层次上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必须与其他脑科学研究技术,
如EEG, MEG, PET,皮层内神经细胞电记录,TMS, 等等,乃至基因和分子层次的研究相结合,
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的脑科学研究,是理解和研究脑功能的大势所趋。

  
镜像神经元 大脑中的魔镜 
   2012-11-30    《环球科学》2006年第12期        
 http://www.sciam.com.cn/article.php?articleid=594

   撰文    贾科莫·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 
         利奥纳多·福加希(Leonardo Fogassi)
         维托里奥·加莱塞(Vittorio Gallese)
 翻译  赵瑾

         
概述

  ◆当人类和猴子在执行某个动作或观看其他个体执行同样的动作时,大脑中的一部分神经元就会有所反应。

  ◆由“镜像神经元”产生的直接的内在体验,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或情感。

  ◆镜像神经元也许是模仿他人动作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从而使得镜像机制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多层面交流与联系的桥梁。

   
   约翰看见玛丽的手向一朵花伸去。约翰知道玛丽要做什么——她要摘花,可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玛丽朝着约翰莞尔一笑,他猜她要把这朵花送给自己。这个简单的场景转瞬即逝,约翰却能立即领会
玛丽的意图。为什么他能毫不费力地理解玛丽的行为和意图?

     10年前,大多数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我们对他人行为,特别是他人意图的理解,是通过
一个快速的推理过程完成的。这个推理过程类似于逻辑推理。也就是说,约翰大脑中有一些复杂的认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