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fixed" zzz="107063">

 

  周晓林、杨炯炯

      自从Ebbinghaus采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记忆过程以来,学习和记忆一直是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有重要影响的许多学派对学习和记忆的现象和规律也有不同的论述和实验研究。相对于其它高级心理活动,如思维、表象、意识等,学习记忆的研究非常之多,而由于它的可操作性,也研究得较为深入。由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相互融合,学习和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1)在近年来又呈现出新的高峰。

  一、学习和记忆研究的历史回顾

  
    早在19世纪,当冯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时,认为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是不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的,只能依靠被试的主观报告。而同时代的Ebbinghaus对记忆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的实验研究,并于1885年发表了著名的《记忆》一书,影响并激励着以后的人们对记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在Ebbinghaus之后,记忆成为实验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以Watson和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阐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预测和控制行为。他们在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客观的观察法,条件反射法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心理学研究中行为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

  到了本世纪60年代,由于信息加工的观点引入了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类似于计算机,编码、贮存、提取是人脑对外界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人们开始用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及各种记忆判断的方法代替原有的研究范式。首先是两种记忆过程理论的建立,将记忆过程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阶段,此外还发展了工作记忆理论、加工层次理论。在这一阶段,过去相互隔绝的领域--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之间已有一些交叉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所关心的不仅是简单的刺激输入和行为输出,对于感觉刺激是如何转变为知觉和行为的信息加工过程也试图作一些阐明。

  从80年代至今,记忆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领域,多学科发展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途径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对内隐记忆的长期深入的研究使多重记忆系统的理论不断完善,启动效应和记忆系统是这个阶段的支配概念。通过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及其它方面的研究,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认为,记忆并不是人们先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统一体,而是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多个记忆系统,它们分别中介于不同的记忆形式。这一时期明显的特点是将纯粹的心理学研究与神经科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也由此对记忆乃至心理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多种研究方法的出现和结合也促进了这一阶段的研究,如脑功能成像技术、神经心理学方法、计算机模型的研究等。

  二、多重记忆系统

  认知神经科学以多重记忆系统(multiple memory system,简称系统说)为理论基础,研究不同记忆系统的特征及神经基础。系统说以实验性分离为依据,虽然有关记忆系统的分类不统一,但都认为脑内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不同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