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池,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访谈》节目主创及特邀专家。著有《幸福“心”帮助》、《实用循环式心理咨询技术》、《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等。
来访者:小静,28岁,外企职员
杨凤池:小静,你好。
小静:您好。我在工作上受挫前,一直挺满足别人像对小孩一样袒护我的,尤其是我男友。现在工作和情感上突然觉得失落,想调整自己。
杨凤池:咱们先做个小测验。你在纸上分别写出做小孩的好处,做大人的好处。
(小静写答案)
杨凤池:你写了6条做小孩的好处,写到做大人,都是坏处——好像成人的好处你写不出来。不知道你同不同意,我认为有一条好处,就是成人能力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处理成人社会的问题。做小孩的好处是单纯、受人呵护、没有责任、快乐、没有心事,周围的人友善。
小静:我觉得小孩的世界很单纯。
杨凤池:如果做大人的好处是1,做小孩的好处就是7,比例是1:7。如果一个人内心这样判断,我想,她肯定会选择做一个小孩。
小静:差不多。
杨凤池:现在我们开始努力让做大人的好处多些。再拿张白纸,试着把做小孩的好处翻译成坏处。
(小静写答案)
小静:单纯变成幼稚,受人呵护变成依赖性强,没有责任变成没责任感,快乐变成孩子气,没有心事变成没心没肺,周围的人友善变成是弱智。
杨凤池:孩子的快乐,现在你怎么看?
小静:孩子总有他的快乐,也不可能有什么责任感,他真有责任感,也不是小孩了。
杨凤池:你觉得成人的快乐和孩子的快乐有区别吗?
小静:孩子的快乐很单纯。成人有工作、家庭以后,快乐就来得不容易了,得应付很多事。
杨凤池:一旦成人感到快乐意味着什么?
小静:成功吧。
杨凤池:很大的成功,不管是事业还是情感,都有好感觉。你在“没有责任”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感”,能比较一下这两种表述的区别吗?
小静:没有责任感可能和工作经历、历练有关。不知道怎么说。
杨凤池:那你就跟我讲一件事,不管它跟责任有没有联系,这件事到现在依然让你觉得印象深刻。
小静:小时候我爸在外面打工,我妈一个人带我,特别辛苦。我特别不懂事,不做家务,不愿意帮我妈分担。现在想起来特别后悔。(掉眼泪。)
杨凤池:我有点明白了。人们不愿意承担责任主要有两种可能的原因:承担责任让自己不堪重负,再说承担就害怕得不得了;或者是一直由别人替她承担责任,自己从来没承担过,一想到要承担,就害怕、拒绝。
小静:因为我现在知道妈妈承担很多责任,不愿像妈妈那样担忧。
杨凤池:是。现在你为什么掉眼泪?因为你长大了,外出工作去谋生,也开始爱别人了,你知道了很多成人阶段艰难的事,而妈妈这些年全都默默承担了。
小静: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杨凤池:什么时候你开始体谅妈妈?
小静:我毕业后去外地工作,除了男朋友,其他人都不认识。男友对我特别好,我这种依赖的希望转移到男朋友身上,做什么事情都依赖他。
杨凤池:你依赖男朋友到什么程度?
小静:一会儿都不能离开他。没事就打电话给他,什么事都问他,老想引起他的注意,让他心里惦记我。我觉得他应该没事就给我发个信息。我就喜欢他老是把我捧在手心的那种感觉。
杨凤池:你曾提到最近和男友闹别扭?
小静:对。因为他说我老得让人照顾,像小孩。我不是找男朋友,像找一个老爸。所以我想解决我的问题。
杨凤池:好。我也愿意帮助你一起成长。你小时候,爸爸不常在家?
小静:是,从我五六岁开始,爸爸一年能回来一次,直到我初二以后才回家。有一次好几年没回来,忽然说要回来,我特兴奋。但当他真出现,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离的很远。
和他做一个亲密的动作,对我来说太困难了,其实我内心是很渴望的。那会儿他回来去别人家聊天,妈妈让我叫他回家吃饭,我站在门口正准备喊他的时候,突然就叫不出“爸爸”。
杨凤池:我能体会到,当时你一定很难受。父亲不能和你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你想起他是什么感觉?
小静:没什么感觉。因为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没有出现,生活中发生什么事,也就那么过去了。难道对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来说,父爱非常重要吗?
杨凤池:对。五六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挺重要的阶段。这时女孩特别爱和关注父亲,也希望父亲爱自己。从你的经历看,你这段时间父爱是缺失的,对吗?
小静:对。我跟妈妈在一起时感觉特孤单,特别希望爸爸从天而降,天天和我在一起。
杨凤池:你觉得缺失的父爱和后来你觉得自己是小孩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小静:有。我觉得没有得到父爱,就老想得到它。找男朋友之前,我就想找一个特别成熟的。可能我这方面的情感转移到男朋友身上了。我希望他给我小时候没有享受到的父爱般的关爱。可能这也加重了我对他依赖。
杨凤池:我觉得你挺聪明,可以联系起来思考事情。想到这一步,是不是已经发现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让你不愿意长大了?
小静:好像有些感觉,但说不清楚。
杨凤池:如果你长大了,欠缺的父爱就没有机会得到补偿了,因此你要维持在小女孩状态。为什么停留在五六岁,现在能理解吗?
小静:可只是那段时期,我没有得到父亲对我的关爱吗?
杨凤池:可能你内心里觉得,只有停留在五六岁,才能有机会重复当时的情景,让当时欠缺的那份爱得到补偿。长大了,就没法补偿了。当你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小孩,你感觉到父爱了吗?
小静:我感觉到了。我觉得男朋友对我挺好的。他有时说:“我现在哪像找个老婆,就是找了个闺女。总这样怎么办?”我也想解决它,该怎么办?
杨凤池:我觉得最强的一个动力就是,你渴望追求现实的幸福。如果一个28岁的人,沉溺在5岁的快乐里,那就说明你没办法获得一个成熟女人的幸福。工作上,如果老沉溺在孩子气中,也没法很好的适应工作要求,不能产生成功的感觉。这两个就是你成长的重要动力。
小静:我怎么样可以变独立一点?
杨凤池:当你感受不到男友像父亲般照顾你,要生气的时候,转念一想:我现在要生的,是不是小女孩才会生的气?如果是,就该冷静下来,想到我现在已经是28岁的女人了,是他女朋友。不仅要他照顾我,我也要照顾他。刚才你在翻译时可以体会到吗?之前感到的做小孩的好处,稍转换角度就成了坏处。现在,是不是可以重新写做小孩子的好处、做大人的好处,看看有什么变化?
(小静写下答案)
杨凤池:做小孩的好处只有“没责任、受人呵护”了。成人的好处从一条变成三条,而且我觉得都具有成人的快乐:可以给别人关爱、用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可以很自信。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走完这20年没走过的路。如果一步步成长,需要28年,但是你已经积累了不少智慧和经验,又得到指导和帮助,会不会用一半,甚至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的时间,就完成这个过程呢?
小静:二十分之一,也就是一年。
杨凤池:恩,至少还得一年。你愿意做成人的理由已经由2比6翻成3比2了。现在我请你挑出做成人的感觉里,你觉得最没信心的一点。
小静:可能是情感吧,因为我老有一种依赖的思想。我害怕失去好不容易在另外一个人身上逮着的父爱,害怕我作为一个成熟女性,关注他的时候,就没有人关注我了。
杨凤池:那就把“如何以成人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情感”作为你的首要问题来解决。在什么情况下,你和男友相处时,你觉得自己像个成熟女人?比如男朋友生病的时候,有没有主动关心过他?
小静:我觉得我做的不好。我说:“好点吗?我给你买点药吧?”然后买完药就算了。要是我生病,他肯定跑前跑后的。
杨凤池:先不做对比,因为一对比,就发现不了你能做好成人的经验。你照顾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静:生病不仅他痛苦,我也痛苦。我觉得终于可以为他做点事了。
杨凤池:当你要照顾他,表现出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时,他很高兴,你什么感觉?
小静:我也很高兴。
杨凤池:你愿意让这样的高兴多一点?
小静:愿意。
杨凤池:那不妨先从模仿开始,可以观察他是怎么关心你的。他怎么对你,你有好感觉,是不是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对他,他是不是也有好感觉?
小静:但是我拿药倒水给他,他觉得我忽然对他好,还挺不习惯的。
杨凤池:可以先不管他是否习惯、是否劝阻你,因为你是为自己的成长去做这些事情。每个人都有一个由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
小静:是不是男友也得帮助我渡过这个时期?
杨凤池:是的,所以我想请你给男友写一封信。男友配合你,可以帮助你成长。
(小静开始写信)
小静:亲爱的小海,你好!感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和其中包含的深深的爱和关注!其实我是愿意做大人的。生活的错位,让我停留在童年,使我无法享受成人的快乐。为了让我用成人的态度爱你,请让我成长!让我们互相照顾,而不仅仅是偏劳你。再一次感谢你,小海!
杨凤池:这封信的作用就是我联合你男朋友,一起帮助你。每当你感到自己用小孩的心态去做成人的事的时候,可以把这封信拿出来看看?更重要的是,采取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预祝你早一天长大。
咨询师的思考
小静尽管已经长大,却有一个潜在假设:维持小孩子的状态以感受幸福和爱。当她讲出“害怕作为一个成熟女性,失去在男友身上感受到的缺失的父爱”时,压抑多年的情结松动了。童年与父亲分离的创伤,是她成年后极力寻求依赖客体的主要原因,男友是其渴望的理想父亲的替代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