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给我们的智慧

  安静地、专注地陪伴在你身边,甚至接近你的内心——猫似乎能懂得人类世界的问题,仿佛能给人们空虚的心灵带来情感慰藉。

  据统计,在法国,有25%的家庭养猫,13%的猫主人选择向猫讲述内心的隐秘;在中国,约有近一半的家庭选择养猫,很多人将猫视为朋友和伴侣。要不是它时不时地带回一只小鸟或濒死的老鼠,人们可能都会忘记它只是小动物。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它是你倾诉的对象,它知道你的一切,最起码它了解你的主要生活。但是,你确信你了解自己养的猫吗?你知道它内心深处的需求吗?

  “自我”排在第一位

  我们从来不会说猫是个卑鄙的自私自利的家伙,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对猫来说,生活中“自我”总是第一位的。

  虽然没进行过什么训练,猫却有天生的本领和诀窍对抗生活的压力。比如,人们认为猫打呼噜是表示高兴,其实正相反,这是它抗击压力的弹性表现。你也会看到猫经常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梳洗清洁,这也是猫儿自我梳理的过程,这既让它自身变得干净,也能让它的情绪安静下来。

  最令人惊奇的是,尽管猫以自我为中心,但在我们感到些许忧伤时,猫儿却能成功地以它的存在,让我们得到慰藉,重新振作起来。很多猫主人梦想在现实中实践猫的生活哲学:修炼行为举止,让生活更舒适、安全和有趣。

  众多的性伴侣

  猫一般没有固定的伴侣。它选择的伴侣可以有不同的气味、来自不同的血统或谱系,它们甚至乱伦。从性欲角度说,猫可以媲美任何一个色情电影明星。

  “母猫能在4小时内交配6次,一天与20只公猫交媾,是真正能证实性欲高潮的雌性动物。”兽医(心理学家)若埃尔·德阿斯(Joel Dehasse)介绍说,“公猫则可以在一天内与9只母猫交配15次左右。”但生活在城市中的猫主人几乎都无法观察到猫这种旺盛的精力,因为公寓生活与猫的旺盛性欲是无法共存的。猫发情时的疯狂嘶叫,带来的结果通常是主人不得不给公猫阉割,给母猫做绝育手术,除非主人能够忍受母猫发情的嚎叫,还有公猫为证明自己在此留下的令人作呕的尿渍和气味。

  你生活在“它的家里”

  在你收养一只猫咪的那一刻,是你选择了生活在“它的家里”。根本不需要征得你的同意,它就已经有了这些生活习惯:吃饭的小角落,方便的地方——它的垫草,同时,这些都绝不能随便换地方。

  你的房子就是它生活的组成部分。你搬家的话,就会给你的猫带来最糟糕的变化,而它不得不去适应这一切。

  对猫来说,比较困难的是在公寓里重新建立它的狩猎领地,这本该在大自然中的。你给它带几只老鼠来也毫无用处。

  你需要做的是,给它提供便利,像搁板、大衣橱等等,给它藏身的地方和攀爬跳跃的地方,让它感到仿佛还在自己的领地驰骋狩猎。当然,只要能找到娱乐和消遣,猫在想象自己统治着三四公顷领地的时候,也能愉快地生活在只有二三个房间的小公寓里。

  当猫厌倦生活时,它会沮丧,动不动就饿就吃。如果它已经不修边幅,脏乱不堪,表明它已经患了神经官能症,你必须带它去看兽医--注意,请为它选择心理医生。

  挑剔的猫

  猫是非常挑剔的。如果它选定了某个牌子的猫粮,你只能屈从于它的选择。要想吸引它,不用喂它吃的,只要会逗它玩就行。不过,只有那些能让猫回忆起自己狩猎本领的游戏才会真正吸引它。

  猫最喜欢的游戏情节是这样的:跟踪猎物,悄悄隐藏,一跃而上逮住猎物,给它几巴掌,狠狠咬住猎物,松开它,再抓住。轮到你做的是找到合适的替代物,能让它忆起梦寐以求的小鸟或小老鼠,你要能容忍猫把纸袋或纸盒拖来拽去,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

  你的猫喜欢和你睡在一起,因为你对它而言就像是热水袋,只是它每天要睡17个小时,而且和你不同时。当你睡觉时它的精神最旺盛,它会轻轻咬你的脚趾和腿肚子,跳上你的床,飞快地穿过房间。

  凌晨5点左右,它常常会饿得发慌,因为它没法独自给自己准备早餐!结果就是大多数与猫同眠的主人不得不忍受它打扰自己的睡眠。幸好,大多数猫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温和平静。

  一家狗千家猫

  不可否认,你的存在对猫有好处,你养的猫对你非常依恋,但别指望它爱你如同你爱它一样。它与你寸步不离——如果它是东方血统的猫。你提议去散步,它也会亦步亦趋地跟着你。它认识你说话的声音、你走路的声音、你汽车的发动机声最让人感动的结局是,当你去世后,它会不吃不喝随你而去。

  但是,如果你提供的生活条件不能让它满足,它会随时转身离开,另觅栖身之所。它会选择友好接纳它的人做自己的新主人,就好像它一直就住在新主人的家里一样。对猫的这一点,很多人颇有微词,并拿它与狗比较,最简洁的就是中国人说的“一家狗千家猫”,这显然不是恭维。

  不过,千万不要忘记:对一只猫来说,物质和精神上的舒适是最重要的。你收养了一只猫,猫也同时收养了你。你并不是它的主人,你和它是平等的,是有责任给它提供舒适生活的饲养员。

  时刻寻找生活乐趣

  你的猫会对你“喵喵”叫。“成年的野猫不会喵喵叫,只有小猫咪会这么叫。”若埃尔·德阿斯说,“当猫和同类打招呼时,会发出某种叫声——争斗、吸引或其他声音。这些叫声和‘喵喵’的叫声没有任何关联。猫的求爱声是‘呃-呃-呃’。‘喵喵’这样的叫声是对主人的一种特别呼唤,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猫儿表露此时此刻的情感。

  猫表达高兴、快乐的叫声是‘咩’或‘’,它难受的感觉通常是更响亮的叫声,发音好像‘姆’‘么’那样。”兽医玛丽-克罗德·彭塞尔(Marie-Claude Bomsel)认为,在和猫说话时,使用幼稚的语言和甜美的嗲嗲的腔调没什么好害羞的,比如说“噢,好美的小猫咪!这小猫咪多娇小可爱啊!”等等,即使这会让你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这小畜牲在一起都让你变傻了!”

  如果你和猫发脾气,记住和它保持50厘米的距离,因为猫有严重的近视,它看东西通常模糊不清且辨色困难,让它看到你比你站在暗处要好。正因为猫的近视,所以在户外,猫偶尔也会被自家人所惊。实际上,猫更多地是靠气味来辨别人的。

  现在你大概已经明白了,即使猫每天有2/3的时间都在睡觉,它却不是你买来放在自家屋中的一个长毛绒玩具,它是寻找生活乐趣的小动物。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否则猫会给你教训——在你的床上排空它大肠和膀胱里的废弃物,甚至某天你会发现它不告而别!

  《向猫儿同志学习》

  这本可爱的小书教你从猫儿的行为上得到启迪,学会应有的生活态度,鼓励你将日常烦忧抛诸脑后,专注在真正要紧的事情上。

  作者:(美)乔安娜·珊史玛克(Joanna Sandsmark)
  译者:杨洁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6年12月
  定价:19.80元

  《Tout sur la psychologie》

  书名意为“猫的心理学”,书中揭示了猫的行为、感情以及心理障碍等,教你如何与猫相处。尚未译成中文。

  作者:(法)若埃尔·德拉斯(Joel Dehasse)
  出版:法国沃迪勒·雅克博出版社(Odile Jacob,2005年)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