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我们都曾有颗赤子之心。可是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让成年的自我变得模糊不清,让行为变得顾虑重重。如何才能恢复与内在的联系,找到内在力量,做回自己?心理专家推荐的几个简单有益的练习。
1、身心合一:连结内在力量
推荐者:谭洪岗,心理助人者、治疗师、培训师,著有《电影与心理人生》等。
人们往往以为阻碍我们做真实的自己的原因来自环境或他人。其实,如果跟自身有很好的连结、内心没有背负太多未解决的情绪阻碍,就很容易看见并善用现有资源,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就能充分释放。
下述练习,适合在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做。
发现内在阻碍
对自己说:
■ 我能坦然面对现状,目前拥有什么、没有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都接受;(观照内心现状)
■ 从过去到这一刻,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我完全接纳;(内心像放电影一样过一下重要经历)
■ 我所渴望的未来理想状态,我会全力以赴去创造;(感受一下,内心是否确信)
■ 我爱自己,尊重自己,对生命中所有重要他人充满爱和尊重;(在内心看见自己和这些人)
■ 我相信自己原本智慧俱足,也相信每一个人都智慧俱足。
■ 我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也尊重别人做他/她自己生活的主人。
■ 如果以上内在对话中有否定或不确定的地方,就是内在阻碍所在。
身心合一的状态练习
⑴ 基础状态:
用舒服的姿势坐或站。深呼吸,让呼吸变得深匀缓慢。吸气,感受身体逐渐放松;吐气,把多余的紧张轻吐出去。身体什么都不用做,只是放松就够了;头脑什么都不用做,只是静下来就够了。
身体中正。感受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等一节节松下来,让整个脊柱挺直而富有弹性。
注意力回到身体中心(身体中轴线的丹田、心口部位)。内心轻轻对自己说:我可以完全跟自己在一起……保持与中心的连结,让内心敞开,想象内心像天空一样,能够包容出现的任何想法、思绪、感受,都允许它们像云一样飘过去,同时不需要被云带走……自己就是那天空。
保持清醒和觉察。感受与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有连结,感受与所在的空间有连结。
⑵ 邀请资源
基础状态下如果感觉自己足以面对前面发现的内在阻碍,可直接进入下一步。如仍觉内心力量不足,可邀请内在资源出现,包括过去的良好身体体验(沉醉在美景里、做成一件自豪的事、与爱人拥抱等),给过自己爱与支持的人,自身的能力、特质,等等。在内心感受这些资源,吸气时让正面能量的感觉在身体里流动,遍布全身。
⑶ 化解阻碍
准备好时,邀请内在阻碍出现(一次只看一个)。留心这一原先不愿去面对的人或事带来的感受。
保持与中心的连结,敞开心,不加评判地面对并尝试连结这些感受。保持呼吸,会看到这些属于过去的情绪慢慢平复或转化。如果感受呈现为内心画面,注意友善地看画面中的自己,尝试在心中走近、碰触或带着爱拥抱过去的自己;如果感受主要表现为身体感觉,可以想像呼吸时气息带着爱和接纳到达那里,让身体里的紧缩慢慢松开,同时也可以想象手上带着正面能量,用手轻轻触碰感觉最强烈的身体部位。
TIPS
■ 当直接面对和体验,而不人为干涉时,情绪都会像起伏的波浪一样,在升起后自然逐渐变弱,消失。未解决的情绪,本质上是跟自己失去连结的能量。敞开心与被排斥被压制的情绪重建连结,有机会把那变成内在力量和资源。
■ 保持与中心的连结,容易处在当下的成年人状态,本质上会有足够力量去面对过去处理不了的任何情绪。
■ 身心合一状态下,人会更加是一个整体。做回自己,也意味着认同合一之后的整体。
■ 如果经历带来的情绪很强,建议找专业人士协助处理。
2、行动力实验:跳出完美主义的陷阱
推荐者:汪冰,积极心理学讲师、培训师。
完美主义的根源是对失败的恐惧。“完美”是无法达到的目标,完美主义者不断被现实与目标间的差距挫败。想做自己,先跳出完美的诅咒吧!
A、“不完美”实验
做自己需要的是“我想要”和“我愿意”,而不是“我应该”或“我必须”。通过这个实验你有机会亲身挑战自己的完美主义信念。
⑴ 确认完美信念:找出一个你常见的完美主义信条,它们常以“应该”和“必须”开头,写下如果不遵照这个信条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你对该信念的确信程度。
示例 信念:“我必须把自己经手的工作检查5遍以上,否则我可能会出差错。”
确信程度(0~100%,100%是完全相信):90%。
⑵ 对信念进行测试:你需要找一个机会来检验你对自己信念的预测是否准确,请写下你实验的方法并记录感受。
示例 测试方法:“我打算从今天开始只检查工作成果2次,交上去之前再检查1遍。”
测前不适感(1~10分,10分为非常不舒服):8
⑶ 实施测试:记录下你在实施测试的过程中的内心感受,比如焦虑或者不安的程度。
测中不适感(1~10分,10分为非常不舒服):8
⑷ 评估结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如何?你的预测应验的几率多大?测试后你的不适感如何?
示例 实验结果:“开始我很焦虑,担心出错,但是每次最后一遍检查中我还从来没发现自己出错。”
再次评估信念应验的可能性(0~100%):15%;
测试后的不适感(1~10分,10分为非常不舒服):2
⑸ 结论
你从这个实验中学到了什么?结果对你之前的预测有何影响?经过这次实验,你觉得更准确,更有帮助性的信念是什么?
示例 结论:“在实验进行的2周里,我没有犯过任何错,这让我有勇气尝试下一个目标,每次只检查1遍,然后交给别人前再检查1遍。我觉得轻松多了!”
B、“扔色子”实验
做自己的重要一步是“做”,完美主义者往往被困在行动力上。做自己就意味着向不确定敞开怀抱,因为机会也在这里面。
⑴ 先写下6件你想做的事情。这些事情让你感到放松、愉悦,而且实现起来不太困难,特别是那些你通常不大会尝试的事情。
示例 ① 在酒吧里主动要求上台演唱一曲;② 学习演奏一种乐器;③ 画一幅画送给朋友;④ 找个楼顶,带上一杯茶和一床毯子,一个人去看落日;⑤ ……⑥ ……
⑵ 时间规划。在下周规划出一段时间,请保证你有充裕的时间放松地完成和享受你选择的活动。
示例 我计划的时间是:下周三晚上20:00~22:00
⑶ 扔色子。现在转动你的色子,看看你得到的数字是多少?对应的活动是什么?
示例 数字:③(代表活动画一幅画送给朋友)
提示:你可能会尝试再扔一遍色子或者改变你已经安排好的时间(比如,“这个活动不好”,“我太忙了”,“这太浪费时间了”,等等)。这些想法会阻碍你克服你的完美主义,因为你需要学习接受顺其自然的安排,通过投入在这些没有什么功利性的活动,全然享受做事情的过程,而不是事事都只重成败结果。
⑷ 活动。在你计划的时间里完成你所选择的活动。
⑸ 反思。你的感受如何?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样的收获?如何能让自己更由衷惬意地生活?
“我承认了自己和现男友同居的事实。”
Daniel,23岁,国企职员
半年前,我认识了我现在的男友,我俩的感情很好;今年6月大学毕业,我又顺利拿到一家国企的offer:美好生活似乎已经开始上演了……然而,事实总是比想象的复杂。
在新员工培训期间,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一群年轻人一起吃吃喝喝,熟得特别快,聊天中必然会涉及“有没有男/女朋友”的话题。男友早就提醒过我:“这是一家国企,千万注意不要暴露,尤其在上司面前,凡事都要低调。”我知道,作为一名有干劲有抱负的新员工,给同事和上司留下好印象是多么重要。想到年龄几乎与我父母相当的上司和一群“不是吃素的”同事,我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助和矛盾。培训前几天,我一直对于“女朋友”的问题躲躲闪闪,整天提心吊胆,吃饭也吃不踏实,生怕别人察觉出什么蛛丝马迹。可是我又没做坏事,凭什么遭受这种负罪潜逃似的心理折磨?我明明可以生活得很幸福,为什么要自寻?烦?恼?
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压抑的情绪,终于在一次聚餐时承认了自己和现男友同居的事实……结果也没那么糟,现场的氛围没有一丝尴尬。现在我们还和以前一样天天一起吃饭,大家反而多了几分对我男友的关心。
虽然现在不能确定日后我的上司对这件事会是怎样的态度,但至少我觉得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我没有背叛自己的心。这就是真实的我,工作可以再找,单位可以换掉,但是我还是我,谁也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