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背离我的价值观

  很赚钱,却害人,做不做?戴玉龙(他就是最近轰动全国的那个忏悔所作所为的年轻人)的选择是做,他成了一个专门制贩假冒食品的商人。假饺子、假布丁等源源不断地流向超市和饭店,进入人们的胃里……真是来钱很快,也很多,一年就娶了媳妇买了车。但戴玉龙的良心却始终不安,他不知道有多少人吃了那些完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最终他向国家工商总局自首,促成他自首的最大动力是他即将出世的孩子。

  而另一位古道热肠、颇有正义感的上海中年男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在拆迁大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督促钉子户搬迁。“老人们都不愿意搬,有些人家的子女觉得拆迁条件谈不拢,就把老人扔在老房子里,拿这个作为抵抗,我就每天去催他们。”但这个“催”字后面,又隐含了多少不可言说的感情冲撞呢?很快他就辞职了。“这笔钱不能赚,对不起人,也对不起自己。”

  这种事情很多,我们早已不陌生了。虽然整个世界越来越天天向上,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坚守,可是这个世界也越来越物化,让越来越多的人面临个人价值观与工作的冲突:一个环保主义者去了货运公司,加入制造大气污染的流程;一个女性主义者,不得不执行老板歧视女性的人事政策;一个渴望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健康的工作妈妈,却不得不设计充满暴力、隐含情色内容的网游……我们似乎需要很大的心理能量才能应对这些冲突。一方面,为了生存,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我们必须依赖组织,另一方面,当价值观发生冲突时,我们又要拷问自己的良心,与自己的内心作战。

  “个人价值观和公司价值观总是会存在矛盾。”Lafafa Education International总经理郑朝予这样认为—很多老板都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在他看来,如果员工处于这样的冲突中,那还是尽早“好聚好散”—这是否击碎了一些理想主义者想改变老板和组织的幻想呢?必须得承认,住皇宫的人,和住茅草屋的人,想的不一样。

  而且,转身走人真有那么简单吗?确实我们的选择可以是自由的,但如果一位单亲妈妈需要这份工作养活自己和孩子呢?如果她选择继续留在这个冲突的职位上,谁又能指责她呢?

  价值观是深深触动生活与内心的东西,它决定了我们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过有尊严的生活。当我们的价值观与工作发生冲突,我们怎样处理自我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呢?

  我们采访了4位过来人,也许他们的不同选择,可以给予有着同样冲突的你一些启发。同时,我们约请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职业指导师古典,对于每一个人的选择给出分析。

  1、价值共存

  梁婷 影视造型设计

  我很珍视诚实,因为它是创作的灵魂,但我的工作却充满假象和欺骗,我曾经很痛苦,甚至自闭过一段时间,现在,我已经释然了。

  我从小画画,又因为现在做的工作还是和创作有关,所以,我必须诚实地生活着。无奈的是,我所从事的领域却充满了欺骗,制片人卷钱消失了,合同盖章是非法的,一部电影或者话剧从筹拍到上市是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工作本身也充斥着假象:演员是假胸假双眼皮,造型师要涂厚厚的粉到演员脸上造美,场景是搭建的,许多场景用替身,产生了一种影视类别叫伪纪录片……人和人之间交往习惯性戴面具,抄袭风弥漫,甚至有人会在造型服装的领子里藏针,而她们表面上却是和睦的……可是10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我喜欢那些源源不断涌入这个圈子的人,他们充满激情、天真、怀抱理想,让我感觉到这个领域源源不绝的青春活力。他们能让我一直保持一分真诚,这对我的创作是最重要的,其实,我应该感激我的工作。

  分析:在尊重工作价值观的基础上获得共存

  梁婷的价值观念与她所从事的职业存在冲突,但她的聪明就是能通过全方位地看待这个工作,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从中获得价值感,形成工作的动力。实际上,除去价值观念带来的不舒服,梁婷的个人能力在她现在所在行业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已可以体现这个工作的价值所在。其实,很多人在个人价值观与工作产生冲突时,都可以通过深层次、全面地了解工作特点和性质,找到一些认同之处。如果能尝试在这方面取得理解并获得工作的动力,也许就能解决自己的困境。

工作背离我的价值观-2-2-王婕 法务人员

  2、消极抗争

  王婕 法务人员

  我的做人信条很简单,就是凭良心做事,我学法律也是遵从我内心的选择。但悖论的是,我从事了一桩经常要违背良心的工作。

  3年前,我进入一家护肤品集团做事,当我发现公司藏着捏着的商业机密是什么时,我真的很受冲击。一来因为觉得自己被蒙在鼓里这么多年很气愤;二来觉得自己像个骗子。机密是这样的:我有位师姐,自从进入这个领域后就再也不涂指甲油了,因为在所有的彩妆产品中,它对人体的伤害性是数一数二的。很多不同品牌的护肤品,因为从属于一个集团下,用的配方差不多,可价格却能差上3倍以上。这种事情太多了。

  但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我们单位只向员工宣扬产品的优点,销售部招进来的业务员,一个个像被洗了脑,见到人就真心实意地说这些商品如何如何好,这时我就很想上去摇醒他们。

  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的皮肤早就对护肤品有了依赖,只能继续用下去,我所在的公司出产的护肤品至少能保证皮肤的安全,比很多小牌子的护肤品规范很多,现在,我会在周围人选择护肤品时告诉他们这些真相,让他们尽量挑选一些大品牌的护肤品,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吧,这让我的良心也好受点。

  分析:尽量保存自己的价值观

  这是一个典型的工作背离价值观的例子。其实她所谓的“认了”,也是接受当下每个人必须使用护肤品这样一个事实,当明确知道自己无法在工作中获得价值认同时,就通过选择其他方式去尽可能多地保留住自我的价值,或者去做弥补。王婕划清了工作与价值观的边界,虽然说是回避了问题,但她也在尽量多地保存自己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工作背离我的价值观-3-2-王辰雪 烟草集团销售...

  3、积极抗争
 
  王辰雪 烟草集团销售主管

  虽然我是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可是我从事的却是销售烟草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觉得这跟我的环保价值观冲突—比如,我走到哪里都会自备筷,餐厅里的湿纸巾我从来不用,在我的重压下,我们一家人都被迫环保了。

  也许就是因为被迫,所以难免有冲突,有一次儿子洗手擦肥皂时没关水龙头,我就教育他:“你要懂得感恩,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却还给它很多垃圾,这是不善良的,是自私的。”谁知他立马回了我一句:“你不是还在卖香烟吗?污染地球还害人。”我当时就懵了,我觉得自己像个伪君子,充满愧疚。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考虑辞职,但最后还是决定做下去,因为烟草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停止生产,而我的家庭需要这份还不错的收入。为了给内心的愧疚感寻找一个出口,我加入了绿色环保协会,在限塑令发布前,我们就会不定期地把环保纺织袋发送到小区居民手里,我们也会去景点拾垃圾,用自身的行动去感染别人。

  现在,我会一直在心里做核算:我制造了多少污染,我为环境做了什么,这笔账总体上是平的,所以我的内心也是平静的。

  分析:曲线救国的积极抗争者

  王辰雪很勇敢,她直面污染这个问题。如果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环境存在无法调和的差异性,那若能像王辰雪一样,寻找到一种可行的方式,不直面矛盾本身,曲线救国,将矛盾解决,那就能有效避免两者发生直接冲突。

  4、我要离开

  顾诚炎 文化公司品牌副总经理

  2008年10月,我辞职了。这之前的10多年,我一直在做让人变得更物质化的工作,因为早年皈依佛教,我一直认为人应该让人性的一面更多地显现出来,在这种价值观的背景下,辞职是必然的。

  我在做项目经理时,与奢侈品和时尚圈紧紧相连,于是身边有了群物质男女,他们不分年龄,经常会做紧衣缩食两个月存钱买名牌的事情,每当他们在谈论这些的时候,我听到的是赤裸裸的欲望、自大、炫耀和挑衅,和他们聊天往往感觉很疲劳。人一旦物质化,就容易得失心疯了。但因为生活压力和自身的犹豫不决,我还是做了那么多年自己无法认同的工作,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所以我感觉自己一直没有彻底发挥出来。现在我都34岁了,再不做想做的事情就来不及了,所以,我选择了离开。其实,放弃就是新的开始,我现在每周末会去听佛学课,也找到了一份能正面地影响更多人的工作,这让我感觉很安心,一切都很顺利。

  分析:你是否在为价值观差异支付“情感税”?

  当人无法真正认同自己的工作时,工作效率会降低,可能会产生加班情况,身体因为抑郁而会消耗能量,还可能增加消费弥补内心的焦虑……如果工作生活的很多项内容都在支付这些额外增加的“情感税”,那也许就是选择离开的时候了。让个人的价值观与原来企业的价值观各自存在,互不干扰吧。

  任何适合自己当下状态的选择,都是明智的

  樊漓云,上海林紫心理机构EAP中心心理咨询师

  这4个案例的案主都有一个令人欣喜的共同点:他们对自己的痛苦有清晰的意识。然而意识到痛苦只是揭开了冰山的一角,如何应对才是最艰难的选择。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即便是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可以选择“鸵鸟”策略,对让自己痛苦的东西视而不见;也可以做刺猬蜷缩状,忍气吞声;还可以用体现自我价值的其他事情补偿对自己的否定,当然更可以选择毅然离开。任何适合自己当下状态的选择,都是有理由接受的,都是明智的。但是我们必须确定那是自己的选择,是为了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主动的生存策略。无论作出了怎样的现实选择,都需要坦然面对,欣然接受。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