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情绪:提升情商的五种方法

  早在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就在《情商》一书中否认了智商是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他认为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自我意识、自制力、动机、恒心、尊重他人、社会交往等,才是更重要的。这些能力帮助我们拥有平稳的感情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成就。我们对丹尼尔·戈尔曼的采访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一个好的头脑不只是一个塞满知识的头脑。

  《心理月刊》:今天,人们开始关心情绪问题。这是一种时尚,还是一种深刻变化的前兆?

  ■ 丹尼尔·戈尔曼:现在,人们对情绪这个问题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关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多。不过,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症候:人们被各种各样的情绪左右,难以控制。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如电脑、网络、电子邮件等,带给人们新的烦恼,人与人的关系疏远了,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传统的情感纽带也受到质疑。

  情绪有什么用处?

  ■ 我努力推广一些能够帮助人们恰当表达情绪的工具,帮助人们在与人相处时更加自如自在。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情绪,是不是能够倾听别人讲话,是不是能够正确地对待不同的意见,这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聪明地对待情绪,情绪就会变成智能。

  情商是否也会成为一种优胜劣汰的选择工具,像智商那样?

  ■ 如果错误使用情商测试的话,会有危险,就像我们错误地使用智商测试一样。日本的孩子很小就接受智力测试,被贴上智商高低的标签,他们的一生就此决定!压力非常之大,有些孩子甚至选择了自杀。其实,智商只能预见10%~20%的职业成就。被这样一份测试搞得心情沮丧,实在不值得!

  我们无法用测量智商的方法来测量情商,因为情商包含的是人的细致入微的感受能力。人们在回答测试题时不一定说出真实想法,对自己的描述也很难做到客观。假如测试得出总分以后,也很难做出准确的评判。表达情商的五种基本能力未必是相互交叉的。比如,一个人也许有很强的共情能力,他却不会控制自己的愤怒。

  另外一种危险是:人们会把测试成绩当成最终结果,认为它无法更改!可是,连智商测试都算不上最终结果,更不用说情商测试了。只要我们愿意,情商可以随着年龄增大而日臻完美。

 

  Daniel Goleman  丹尼尔·戈尔曼

  美国心理学家,1995年出版《情商》,引起巨大轰动。1998年又出版《工作中的情商》。随后相继有《领导者的情商》、《情绪疗愈》、《破坏性情绪》等书问世。现为美国罗格斯大学“组织机构情商研究会”联合主席,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有关领导与组织发展等方面的顾问服务。

  提升情商的五种方法

  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情商。下面是丹尼尔·戈尔曼在《工作中的情商》一书中概括的、在职场中应当具有的五种基本能力:

  ■ 认识自己的情绪 随时随地都能体察自己的情感,依靠本能的偏好来做出决定。用实际的眼光做自我评价,对自己充满信心。

  ■ 妥善管理情绪 让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工作,而不是干扰工作。情绪出现波动时能够很快恢复平静。

  ■ 自我激励 把自己最深层的愿望当作指南针,在它的引导下走向自己的目标。不管是失意还是挫折都坚持不懈。

  ■ 认识他人的情绪 善于体会别人的感受,具有同情心,能够接受别人的观点,与大量不同类型的人保持友好的关系。

  ■ 管理人际关系 同他人交往时,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敏锐地判断形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事有分寸。运用这种能力,说服、引导他人,协商解决分歧,懂得与团队合作,能够使团队充满活跃的气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