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60公里食谱

  我的法国朋友Laure凌晨打来电话,说她正对着她的冰箱突发奇想:她既不开车,也不坐飞机……那她还能再做些什么来减少她对环境的污染呢?她决定,从现在开始,不再买离家160公里以外的食物!哇哦!我的困倦被她的“雄心”一扫而光:我可不信她这个只挑南非橙子、智利苹果,还尤其偏爱中国绿茶的巴黎妞能办到!

  而我就不同了。我生活在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在品种、数量及价格方面,本地产食品都比进口食品拥有更大优势。说干就干,我当即决定和Laure同时接受这项挑战,也为北京的“未”蓝天空作点贡献。

  为什么是160公里呢?这个灵感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对夫妇,艾丽萨·史密斯和詹姆斯·麦肯农。他们早在2006年就开创了这种生活方式。整整一年里,他们像战士一样恪守饮食制度,只吃在家周边100英里(约等于160公里)内种植的蔬菜和饲养的家禽。他们还出版了一本《100英里饮食法》。

  可才吃了几顿饭,我就领教了这项挑战的难度。这样吃法在中国实施起来也很不易,地大物博啊,稍不留意就能买到离家160公里之外的食物。

  首先,确定“势力范围”。我住在北京市内,我以家为圆心,画了一个半径为160公里的大圆。通州、大兴、顺义、怀柔、平谷……北京远郊10县安然入内;出了北京,还有廊坊、天津、保定、唐山……我有不少选择嘛,看到这些,我干劲十足!我还可以吃我最爱的海鲜:基围虾和大螃蟹—135公里,呵呵,天津到北京的距离近得如此可爱!蔬菜呢,平时我常去离家最近的露天集市买菜,那里的菜大多从京郊蔬果基地进货,常常是当天早晨采摘的。在每个时节,我会买不同的瓜果蔬菜:西兰花、莴苣、洋葱、毛豆、玉米、花菜、橘子……我的菜篮子从不挑三拣四。

  而对于容易残留农药的果蔬,我会去超市认准买朝阳区和通州的无公害或有机产品,比如土豆、梨、菠菜、黄瓜。我从不制定菜谱,有什么新奇的花样我通通买回家尝个鲜,不会做就上网搜索一下呗。我会把笔记本搬到厨房,对着各路“鲜人”的私房菜谱如法炮制,做出来的东西八九不离十地美味。带一点“冒险”精神做饭,结果总能给我惊喜和满足感。生态学家说过:保护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做饭。但对不少上班族来说,在家做饭是件奢侈的事情。其实,自己做饭有很多其他好处,比如:自己享受时间的乐趣,自己掌控生活节奏的乐趣,享受真正美食的乐趣,等等。爱做饭的人,都热爱生活。

  以上提及的食物,我对其产地和时节已了然于心。而对于产地未知的食物,我一定会像个侦探般查明其出生地,才放心地买回家。超市出售的瓜果产地通常只标明中国,一般不标明地区,有时甚至连省份都没有。其他加工型食品也很少标明原料产地,但是对我来说,每公里数都锱铢必较。我一直买北京通州产的一种有机绿豆芽,后来发现作为原料的有机绿豆产自内蒙古,那就换河北张家口产的绿豆。家里的东北大米也换成了天津小站稻。我刚掌握本地产粮食蔬菜的信息优势,更尖锐的问题出现了。

  我本不该吃粽子。要是在挑战前,我一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在京城遍寻家乡的味道:嘉兴粽子、宁波汤圆、杭州小笼包、龙游发糕……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我,现在不得不放弃口中挚爱。俗话说,路遥知马力。当看见超市里堆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蛋黄粽和豆沙粽时,我彻底投降了。

  端午节,这是一年中嘉兴粽子唯一一次大批量进京的时节,过了这村就没这店。我幸福而内疚地吃了一个星期的粽子,过了一个百感交集的端午节。我一个人一张嘴都起了冲突,不知道Laure和男友George两张嘴过得如何……

  果然,他们为“吃”闹“分家”。电话里的Laure听起来很沮丧。George向她郑重声明,他绝不会改掉吃鹰嘴豆糕的习惯—质量最好的是从以色列进口的;也不会改掉早晨喝鲜榨橙汁的习惯—最多选择一下是从南非还是从匈牙利、西班牙进口;更不会戒掉他的最爱:绿茶。

  声明过后,他们的厨房被瓜分,储物柜一分为二,连冰箱里也画了条“三八”线。她和男友分开做饭,各吃各的。我说我也一样受挫,吃不到1000公里外的家乡味道,在这里满街飘香的除了大饼就是面条,不是羊肉就是牛肉,口干舌燥,心情凄楚,像鱼儿离了水。真是太过分了!我第一次意识到京城距离江南竟如此遥远。

  但我很快发现了对付挫折的好方法:离开北京去旅行。这样既能欣赏美景,又能尝到不同的美食。我和朋友去了趟湘西,吃了一路南方菜:血粑鸭、山野笋、野山菌……背了不少血糯米回来。我们去爬长白山时,一路吃香喷喷的东北大米饭、猪肉炖粉条、东北乱炖,回来背了几大袋野生黑木耳、蘑菇。此外,一年中的丰收时节,我会和朋友们在周末逃离市区,到空气清新的郊区郊游,顺道在瓜果蔬菜基地大采购。去年秋天,我们编辑部拼车去丰台区摘樱桃,每人都收获好多回来,和家人、朋友分享。当我的两脚双手沾满泥土,那一瞬间,我似乎爱上了这样的绿色生活。

  我的160公里生活已持续了3个月。常有朋友质疑我的生活方式,他们问我:如果新西兰猕猴桃定时定量运来超市,你克制自己不买就环保吗?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小小地动摇:全球化物产贸易不会因为我的行动就减少。可我相信:一个人能够减少的“生态足迹”虽然微小,但100个人、1000个人、10000个人……能创造的就是神奇。所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为什么要吃“本地产”?

  1、味道新鲜

  农贸集市上的多数产品来自城郊的蔬果基地,且是24小时之内人工采摘。160公里的距离,保证了新鲜的味道就是最好的味道。

  2、应时应季

  如果你吃的是本地产食物,那么你能尝到每个季节真正的风味。你会记得樱桃是属于夏天的味道。当冬天来临,香甜的烤红薯自然会比大棚里淡而无味的樱桃更让你垂涎!当季的食物,都是撷取了本季的天地之精华。

  3、活得健康

  本地化饮食可以减肥吗?是的,我掉了几斤肉。可比瘦身更重要的是,我感觉从没这么好过!我吃更多的新鲜蔬菜,更少吃加工食品。食物种类也更丰富,营养价值也更高。而且完全不必担心身体会吸收过多的脂肪和热量。

  4、支持地方经济

  一项经济学研究过两个问题:有多少用于经营本地食品的投资能真正支持当地的经济?同一笔资金能够进行多少次再投资?结果表明,通过本地食品创造的收益是连锁超市所创造的两倍。

  5、拯救地球

  由于避免长途运输,本地化饮食比普通的饮食方式至少能节省10倍石油和天然气。普通的饮食方式会因为距离消耗很多能源,使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如果我们继续大规模地耗费能源,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面临能源枯竭。

  6.永远记住:

  关于食物和烹饪的一切都是对性的隐喻。

  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1、搜搜你的160公里

  请登录网站 ,输入你的居住地名字,看看你的160公里绿色生态圈。

  2、循序渐进

  多给自己一些时间,逐步实现“本地化”。开始,你可以把食谱订得简单些,保证所有的食物都出自160公里之内,并以一星期为周期检查完成质量。和你的家人、朋友一起体验“本地化”饮食的乐趣。

  3、网络资源

  很多有机食物经销商和生产商都设有自己的网站,你可以访问他们的网站,也可以联系本地的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4、郊游采摘

  城市周边的瓜果蔬菜基地不少面向消费者零售。在那里,你可以买到比城里便宜又新鲜的产品。或者自己挎着篮子去地里采摘,快乐又有成就感!

  5、开辟自己的菜地

  如果你家有院子,3mX12m的面积就足够开辟一块菜地。即使房间不大,你仍然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种一些盆栽作物,比如豆类、西红柿、葱姜蒜等。炒菜的时候从窗口花盆里揪一把葱,新鲜又迅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