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冷暖交替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身体相对脆弱的季节。舒缓地起床,按时吃饭,在最合适的时候进行保养。现在,是重新调整生物钟的时候了!
身体受自然循环的影响,它常常走在日历的前面。无视这一点就意味着让自己的健康处于危险境地。秋季是由夏季向冬季转换的过渡期,天气变化往往会使人的身体措手不及。
《让我们每一刻都处于最佳状态!》,是施沃博士最新的著作。施沃博士是巴黎布鲁塞医院的心理学家和咨询医生,在那里他主治偏头痛。作为生物节奏学的专家,他帮助我们找到自然节奏,从而让我们在季节交换的每一刻都处于最佳状态。
起床:七点是最佳起床时间
起床之前,你不妨先测一下你的体温,了解一下你是习惯早起的白天动物,还是习惯晚起的夜晚动物。人的正常体温应该是在36.8℃到37.5℃之间。习惯早起的人体温比较低,而习惯晚起的人体温则比较高。
如果你是白天动物,你血液中的含糖量和含氧量已经足够了,你的体能电池也已经充满。你可以先用凉水洗个脸作为一天的开始,然后再洗个热水澡以提高体温。如果你是夜晚动物,情况则恰恰相反,给自己一点时间,做个美容,慢慢地喝杯水,慢慢地吃早餐,让自己慢慢清醒。
对于一般人的身体状况来说,七点是最佳的起床时间。最好能提前一刻钟起床,起床后先做一些伸展运动来缓缓地放松,然后洗个盆浴。如果有每天清晨淋浴的习惯,洗前一定要在打开的窗前进行几次深呼吸。这种给氧能够加强肺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并且使人平静。
早餐:不可替代的一餐
天气渐凉,你需要重新平衡你的胃口。早餐是人体补充养分最合适的时候,所以早饭是一定要吃的,虽然它总是很容易被忽略。
经过炎热的夏季,人体养分消耗很多,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脾胃较弱,身体呈现体虚症状。到了秋季时,进行食物补养就变得很重要。食用一些既富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对于调理脾胃功能很有好处。
早餐可以选择吃粥类食物,比如皮蛋瘦肉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八宝粥、芝麻粥、牛肉粥等。也可以吃奶制品和水果。
午餐:清淡为主多补水
依据施沃博士的观点,应该在早餐四至五小时后进午餐。“因为间隔的时间越长,人就越饿。12点半到13点间,身体已经燃烧了所有的卡路里储备,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低血糖。”如果早餐吃得很好,午餐最好吃一些清淡的而不是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
施沃博士指出:“如果你尊重生物节奏学,尤其是从胰岛素和消化液的角度出发,午餐应该由瘦肉或鱼肉、凉拌蔬菜或一些炒蔬菜及水果组成。当然也不能忽视饮料,因为身体总是需要一定的水的储备。最理想的做法是白天分别喝下1.5升的水或者是药茶,而不是等渴了才喝水。30岁以后,人对渴的感受就越来越不敏感了,所以一定要注意!”
中国人喜欢喝汤,这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经过慢火煮炖的汤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午餐的时候,喝一碗牛尾莲藕汤或者山药鸡汤、百合牛肉汤,不但能喝出健康,还美容养颜呢。
体温告诉你如何穿衣
根据自己的体温,适当穿衣是秋季养生的一个重头戏。“春捂秋冻”,说的就是季节更替的时候,昼夜温差大,不宜穿得太少,但也不宜过快地增添衣服。在秋季,让身体适当冻冻,可以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
在这个季节,小孩的衣着并不需要太多,你穿多少就给孩子穿多少。中医认为:小儿阳气偏旺,过暖会助长阳气而消耗阴气。小孩运动量大,再加上新陈代谢快,很容易发热出汗,因此适当少穿一点反而更舒适。
注意一点:小孩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成熟,忽冷忽热的温度容易使他们受到病毒的侵害。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有暴露在冷环境的机会。从初秋开始,要逐步培养孩子用冷水洗脸、洗手,直到冬天。孩子可以通过适应气温变化的刺激来增强体温的调节能力,提高机体的耐寒抗菌能力,进而为适应寒冬的到来打下基础。
工作:最佳时间在下午
秋天人们常常感到疲乏无力,这个季节的工作效率也常常降低。了解人体在一天之中的状态,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是很必要的。
一般来说,人体状态的巅峰时刻并不是在早上,而是在下午4~5点。此时,我们大脑的创造力、思考力都达到了巅峰。在这段时间,体温达到了一天的最高。应激荷尔蒙参与了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能够保证对工作的专心状态。
所以,要学会利用这个时间,保证一天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在这个时候也应该给自己补充一些食物,可以来一个水果和一杯热饮。除了提神的咖啡外,中国茶也是很好的选择。茶叶本身就有清热提神的功效,如果在茶里加入一些具有药性的食物,就更加有益。
推荐两款养生茶
希望在午后时光给你增加能量
姜苏茶: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每天下午喝一杯,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的效果。
枸杞八宝茶:取贡菊2朵,金银花8朵,红枣1颗,胖大海1颗,莲子芯8粒,枸杞子5颗,西洋参1片,陈皮2片,冰糖适量,以沸水冲泡,当茶饮用。此为一天用量,可反复冲泡。枸杞是一种具有强韧生命力及精力的植物,非常适合用来消除疲劳。
如果一个人连续三天没有排便,就要买点没特别苦味的枸杞泡茶喝了,因为枸杞能够帮助排出附着在肠壁上的宿便。
晚餐:以容易吸收的蛋白质为主
晚上7~8点,是最理想的晚餐时间。大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晚餐当作一天中的大餐。但别忘了“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我们应该首先改变把晚餐当大餐的错误观念。
安排好晚餐的食谱,要注意:晚上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胆汁和消化液大量分泌。晚餐应该清淡,以容易吸收的蛋白质为主:白肉、禽类或是鱼,或者是面和米,它们能够使身体拥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而这正是夜间主要的活动——睡眠所需要的。
清淡爽口的蔬菜是晚餐的必备,比如芹菜、扁豆、青椒、小白菜、莴苣、芦笋等。配合白粥、馒头等主食,最适合身体和肠胃的需求了。
晚间:最好的休整时间
秋季晚上的气温会迅速下降,当体温开始逐渐下降时,人体就开始休息了。“如果人们随着体温的降低入睡,那么睡眠的质量会最高,入睡的过程也最短。”
按照中医养生的看法,秋天是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白天变短,身体也开始为冬天的阳气储存做准备,这时在睡眠上,更要遵循早睡早起的节律。
施沃博士:“身体的直接表现就是无法阻挡的合上双眼的欲望,打哈欠和灵敏度降低。有很多的信号告诉我们应该去睡觉了,而我们应该听从这些信号的指示。为了有一个良好的睡眠,最好是在午夜前入睡。”如果你是这样做的话,你就能够找到自己的基点和节奏了。
施沃博士提醒:“每隔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都有一种自然的需要,我们需要逃离,需要幻想,需要放松。”
我们仍然是季节动物
生物节律对季节的适应过程从来都不是突如其来的。无论天空是什么颜色,外面是什么气温,身体内部的适应机构一直在运转。
“尽管如今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直觉力和适应力,”功能医学专家克里斯汀·杜哈福认为,“我们仍然是季节动物,我们要遵循自然循环的规律。”
大脑思考能力节律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上午8~11时,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
上午11~12时,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
12时~下午2时,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
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最好午睡片刻,避免乏味的活动。
下午4~6时,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
晚上7~10时,是学习的最好时间。
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
在某些时候药物更有效
生物节奏学家的建议:
阿司匹林:有时候会有副作用。最好是在晚上服用。但如果是偏头痛,一旦症状出现就应立即服用。
消炎药:和其他以可的松为主的药一样,早晨的药效更突出。
牙痛:和牙科医生约在下午,因为麻醉剂下午3点后的药效更强。
时差:要想适应你到达国家的作息时间,就多在室外散步(光线有利于身体生物钟的再同步调整),最好在睡前或凌晨两点钟,当我们的身体按照常规应该自然分泌美乐托宁的时候,服用美乐托宁药片来帮助调整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