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李静:“我的内心是打开的”

  她是个特别好的采访对象,真诚、松弛、有趣。她的思绪总在不断联想,语言表达配合着生动的眼神、表情、声调、动作,给你带来更多。

  采访现场笑声不断。她把当年那些事像笑话一样讲给我们听,其间说了24次“有意思”,14次“好玩儿”——这种状态也感染着身边的人。

  拍照时我们继续聊天,被禁止了——只要和你讲话,她的眼睛就要看着你的眼睛,沟通。我知道为什么她有那么多的朋友了。

  “你总觉得自己没有彻底释放出来。”

  我不像有些人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我是个特别善变的人。虽然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是个什么人,但我特别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当我特别有欲望去做一件事情时,我不会犹豫,会特别投入、偏执地去做这件事。我觉得人根本不了解自己,我是被命运一直推着往前走的……

  我晚熟,27岁以后才想自己要干嘛。那时我从北京电视台到了电影学院,又到了中央电视台,特别自我又特别没自我——你按照自己的方式过生活,但根本不确定自己是谁,也没有要做什么事的使命感。可是忽然有一天,我觉得这种生活特别没劲,做的工作没有意义,极没乐趣和成就感,你根本不明白你在干嘛。

  那时单位评职称,我说我不评。他们觉得我挺奇怪,我也觉得他们挺可笑的。一步步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地做事,也不允许你有过多的想象力、创造力,但是我对新事物特别好奇,有时候根本摁不住自己不断冒出来的新想法。想法越多就越被压抑,你总觉得自己的那种东西没有彻底释放出来。我要释放我的梦想,我的个性;我要选择我喜欢的人与之为伍;我要在一个价值观一样的群体当中,说真话,做有意思的事儿——没有体会过的人不知道,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于是我开始做自己的公司。其实我根本不清楚什么叫公司,只是冥冥之中开始找自己了。

  “梦想一定要喊出来!”

  我的创业没有负担。我当时就是想折腾,按自己的想法活着,实在不行就嫁人。

  我30岁才脱离家里的经济支援,之前太随性了。在央视,人家都报的票,我不报,我就是要让你们觉得我与众不同,我就是想争取更多的机会工作……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个特别喜欢做梦的人。我特别好奇,就什么都干,也帮助很多艺人,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从央视辞职,折腾了两年电视剧没折腾成,我就想:有这么多艺人资源,能不能做个节目访问他们?就开始折腾栏目。结果很多人来捧场。

  有时我觉得自己挺牛的,2008年做乐蜂网时,我都没在网上买过东西。今年乐蜂网能做到10亿,自有品牌“静佳”销售4亿,你能想象吗?我都想不到。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你是在不断蜕变的。

  我就是乐在其中。我就想让所有喜欢我的人拿到我的产品时都爱不释手,我要做中国最好的化妆品。这个月我又做了本直投刊物《静佳达人志》……我的脑子会不断迸发出东西来。我是一个24小时都在创意的人。我对工作非常狂热。老狼和我老公在我家斗地主,我在电脑上,他们就逗我说“哟,李静又奋笔疾书呢”,呵呵。我不是特别喜欢“使劲舒服”的那种人——在舒服的地方,大脑还能保持运转和放松,这是我追求的感受。

  我以前觉得自己娇生惯养,肯定吃不了苦。做公司以后我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可是我特快乐。我从台里出来,一帮电影学院同学都没找到工作,没事就一起看广告。放一个广告我们就说“真傻”,然后关上电视就开始编,编到笑得肚子都疼了。做公司的头三四年,我们什么都敢干,特别想做出一些有意思的、非主流的事。我们最早的办公室墙上贴着红底毛笔写的几个大字:“叛逆梦想……”公司10周年,同学给我发来一条短信:“你还记得吗?当年你在轰隆的空调声中吸溜着鼻涕,盘着双腿坐在床上喊‘我要做中国最牛的节目’,10年之后你做到了。”

  梦想一定要喊出来!你想都不敢想,事情就不可能成功。

  “你每天都在感受他们,就一定不会出错。”

  采访间隙,李静和同事在办公室里大声争执了十几分钟。结果不一会儿,又看到她笑嘻嘻地和同事开着玩笑走了出来。我问起这件事,她哈哈大笑。

  那还叫争执呀?!我们讨论一档新节目时,不同意见的两边都快打起来了呢。你必须达到一种沟通。当你听不到真话的时候,你就等着退步吧。我总是提醒自己,这是我的财富,我绝对不能让他们不敢再说。我从内心是特别爱我的同事的。一帮女孩在一起做事,跟同学、朋友一样,生活中还互相挤对耍贫嘴,你说有多开心!

  有人说环境让我没法做自己,其实你能找到一种方式,在中庸中寻求个性。我访问的全是“腕儿”,作为新人的时候,有时人家就把话题扔在地上,“换个话题吧”,很尴尬。我是有很强个性的人。有时戴军在说的时候,我瞬间就想象了5个画面——我站起来指着他/她的鼻子说“你以为我想知道你怎么回事吗”,然后扬长而去,后面一片掌声……然而同时,另一个我在说:“你不要这样做,你代表的是这个节目……”最后我学会了同时拥有两个视点:除了李静,我有另外一半在用观众的好奇在访问他/她。我试图找到一个理由发现人性——站在他/她的角度上,挖掘他/她为什么要做这些公众不喜欢的行为,那就是人性。

  人们往往会曲解“做自己”。我也很直率,但是我不愿意假借直率去伤害别人。我的访问很直接,但我反而觉得对方会打开。我希望能在内心保持善良,大家能够感受到。做自己是一种人生态度——我遵从内心的感受——但不是说我的感受比任何人的感受都重要。

  我非常在意平衡,在意家人的感受。我每天都默默观察我妈妈和我老公,我觉得我工作繁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特别多的麻烦和不快乐,而且我能跟他们一起过家庭日,一起度假,他们反而很开心。你每天在感受他们,就一定不会出错。

  “没有失败可言,你总是能获得什么。”

  我一直在转型。你看我是拉手风琴的,非让我当主持人,当主持人又当编导,当了编导又当制作人,制作人又做乐蜂网,又做自有品牌……我已经习惯去接受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跟我最不擅长的事打交道了。比如当时给我投资做乐蜂网时,他跟我说的我根本没听懂,但是我觉得他说的事情好玩儿,而且冥冥之中我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做,我就同意了。

  我比较像我妈妈,她的内心是打开的。为了接送我女儿去幼儿园,她60岁学开车;为帮我女儿收邮件,她开始用Gmail;很多邮件是英文的,我妈就学着用有道翻译软件,还用iPhone学英语。

  我父母也给我规划过未来,但他们在天性上对我挺放纵的。都快高考了,我带着一帮人去学霹雳舞,在家里就穿着回力牌球鞋练,我妈顶多就是说一下。我妈那时候老让我穿奇装异服上学,没事儿就拿铁钳子给我烫头,我们校长往回轰我,我妈就说“他不懂”。她对我的教育就是,你要展示自我。我小时候跟别人打架,回来哭,我妈一把就给我推出去了,说“你去他们家理论去,你要不去就别回来”。我就在人家门口晃了半天,最后进去告状去了。我就觉得自己不害怕了,后来碰到很多困难都自己去面对,去解决。

  我爸的溺爱,我妈的鼓励、管教,都让我欣赏自己、喜欢自己。这一点,我特别感谢他们。最后我做了很多的事儿就是因为我对自己有强烈的自信。你自信时就有勇气。大多数人很聪明,看得特别清楚,我是一个挺盲目乐观的人,胆子特别大,经常边学边做。

  我过去经历了很多挫折,付出了代价,但是我学会一点,我不怕失败。我是从零开始的,即便这个事失败了,我也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你还可以再爬起来。所以我觉得,你总是能获得什么。真的去面对以后,发现自己可以吃苦,可以绝处逢生,潜能被调动出来了,于是越做越自信。其实我现在反而变得不是那么盲目自信了,会更冷静地去看待事情。这是一个小孩的成长感觉。

  采访也帮了我。你访了很多人,越访问越发现,所有人的成功都是偶然的机会造就的。其实成功的人不过如此,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很多不可能的事情。

  “在有生之年体验各种可能性。”

  未来,我根本就不去想。今天不是昨天想出来的,何必又去想明天呢?其实我是一个挺相信脚踏实地的人——凭着自己的感受去活,但决定的事就脚踏实地去做。我的人生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我,用我老公的话说,还在“作”,还折腾呢。那天又拽了几个人说要帮他们做一个卖红酒的网站,我老公说:“又来了!”我就问:“那你觉得我要帮他们做吗?”他就说:“做吧,挺好的,这就是你,你要把精力都挥发出去,变成很多可能性。”我老公特别懂我支持我,他知道我不为钱不为名,他知道“作”就是我的生活方式。不了解的人才会问你“为什么”“图什么”——你就是在不断地寻求生活,在有生之年体验各种可能性。

  我的轨迹每天都不一样,我都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哪儿,我每天都在见新的人,这就是我创造出来的生活。我喜欢,我要过这种生活。不断地改变,未来充满着悬念和刺激,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是我追求的生活。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