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尝试7天不看电视

  体验家庭档案

  ■ 妈妈:宫学萍(水猪)28岁,乐暄之家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

  ■ 爸爸:周善康(大兔)34岁,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零食工艺技术和应用经理。

  ■ 宝宝:周思远(大宝)3岁9个月,凯尔宝宝幼儿园小二班学员。

  ■ 姥姥:邢美娟,全家人的好帮手。

  电视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不是吗?从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J.L.Baird,1888~1946)研制出第一台电视机到今天,80多年了,电视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一方画面清晰、鲜明生动的屏幕,让我们与整个世界连成一体。可是对很多人来说,电视可能也是一项糟糕的发明。

  “还记得很多年前,那时我们家还没有电视之前,全家人总是有一个特别温暖的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饭后爸爸读书,妈妈织毛衣,我们还一起说很多话。但现在,电视机堂而皇之地成为我们家的一员,霸占了我们的家庭夜晚。好多时候,电视从早开到晚,喋喋不休。”42岁的Lisa抱怨。

  “电视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第三者’,他简直爱上了电视!”35岁的周可对电视有一种愤怒和无奈,因为老公除了是公司职员外,就是家里沙发上窝着的一只看电视的“土豆”,而她,被忽视,被晾在一边。

  电视介入我们的家庭生活,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家庭关系,这并不是特别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电视与我们的关系多么密切,它的存在普遍到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心理月刊》编辑部决定做一个剥夺电视的家庭体验。把一种必需品剥夺,会发生什么呢?这是值得期待的。

  首先要找到一个愿意体验的家庭。我们已经预料到,这会比较困难,所以并没有在我们的网站上公开征集,而是首选“杀熟”——这种事情,没有亲情、面子,谁会答应呢?我们好几个编辑开始向亲友下手——范围很广,北到大连,西到成都,还有河北、山东,南到广东深圳、佛山,可是嘴皮磨破,都没有一个好消息。“我同意可我老爸不同意,他有电视剧要追。”“我妈认为你们瞎折腾。”“不行,我们一家子不看电视我们干什么去呀?”“体验一天行不行?”“我们可以试试,但不保证不作弊!”各种各样的拒绝理由,加上3个月的漫长寻找,我们被搞得筋疲力尽,差不多要放弃了——不过,在这个寻找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收获:几乎所有人都说,你不让我看电视,我才知道,我离不开电视。

  最终柳暗花明,我们的老朋友宫学萍一家愿意做这个体验,而且她保证:“我们一家绝对不会作弊!”本来预定的体验时长是10天,鉴于前面遇到的困难,我们主动把时间缩短为一周。3月19日,宫学萍一家4口开始了7天不看电视的家庭体验。

  “这7天我们不看电视”

  我家的电视使用权,除去新闻联播时段,其他时间都是大宝的天下。大宝不看的时候,是我老公。我是那种本来就不爱看电视的人,所以我可以忽略不计。妈妈很特殊,其实她很喜欢看电视,在天津家里,她每天都会守着20:00的电视剧一直看到睡觉。可到了我这儿,每天,她都是等到大宝去了幼儿园,大兔去了公司,我进了书房,她自己做完卫生之后,才会打开电视机。

  ■ 第1天 3月19日,周四

  18:00,大宝回家,进门第一句竟是:“今天是7天的第1天,是吧?”她的这个表现真的太出乎我的意料。也许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想做好孩子的。

  今天是大兔的生日,妈妈做饭,我陪大宝玩贴纸游戏,通常这个时候大宝都是和电视一起过的。但今天,我们一起点蜡烛、切蛋糕,一切美好得像电视连续剧。

  只是,这美好还没有坚持1个小时,19:30,大宝开始央求我:“咱们不约定了好不好?”当时我真的非常非常想放弃,因为大宝表现得太委屈了,我觉得自己实在太强人所难了。还好有大兔做最后一道防线,坚决不允许开电视。僵持了几分钟后,大宝掉了几滴眼泪,我们达成共识去楼下的超市买芭比贴纸。路上,我们一起哼着歌,玩跳左脚跳右脚的游戏,非常开心。其实很多时候,只要再坚持一点点,孩子很快就会找到让她自己快乐的事情。

  ■ 第2天 3月20日,周五

  因为电视的原因,搞得我感觉今天好像从下午才开始。一早醒来,就得琢磨着怎样耗过接下来的时间,怎样能让大宝不想到看电视。

  今天大宝下午有延时班,到18:00,很好,又多了1小时的轻松。19时多,老天,她又开始问可不可以看电视,而且还煞有介事地问可不可以看一天,不看一天,再看一天?我说不可以,要连续7天。这时大宝提出想看DVD,因为在白天,我就对她有一些内疚,硬生生地把孩子生活中的一个保留曲目撤掉,她一定会不习惯,所以,这时我就顺水推舟地带她到书房用电脑看,补偿一下。

  由于大宝身高不够,我只能把她抱在大腿上一起看。这期间,姥姥也跟着进了书房,在我身后站着,和我们一起看,手还帮我捏肩膀。我想,如果这时有人给我们照一张照片,一定挺有意思——三代人排成一排,一个比一个矮一点,每个人都守着自己最心爱的女儿。

  大宝实际上也没看几眼屏幕,桌子上有纸笔,就自顾自地照着我稿纸上的文字“画字”。我知道她的这个习惯是因为有我这样一个懒妈造成的。平日里,我总在感到累的时候,把电视打开,任她随便干什么,自己就歪在沙发上睡觉。所以,大宝习惯了在电视的背景音下玩各种手工游戏。对她来说,开着的电视,是一种熟悉的生活状态,至于电视里播放着什么,倒是无所谓的。

  晚上大兔回来,指出我这是在打擦边球,我说这不一样,以往是我把孩子推给电视保姆,这一次是我陪她一起看,一起笑,一起玩,连彼此的呼吸和心跳都感受得到。

  ■ 第3天 3月21日,周六

  今天周末,白天没有电视,有机会和全家人一起出去走走——我们去玉渊潭看了樱花。

  晚上,大宝又来书房看电脑,妈妈要我去陪大兔,主动问我怎样操作电脑。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要知道过年的时候爸爸想跟我学电脑操作她都不允许,担心会把东西弄坏,但这次,这祖孙俩在书房里玩了大半个小时,妈妈还学会了怎样开关电脑。这个收获对我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绝对的惊喜。

  还有一个瞬间让我记忆非常深刻——当妈妈和大宝在书房里“乐活”的时候,我到了阳台,发现大兔正在给爷爷奶奶打电话。我就去客厅晃悠,突然有一种想开电视的冲动。原来,我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对电视没兴趣。只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我都习惯了把自己的愿望放在全家人的后面,等到大家都没有要求的时候,才会注意到自己的感受。我也突然想起来,在很久很久之前,大宝还没出生,有时大兔到别的城市出差,我也会一直看电视看到深夜一两点的。

  ■ 第4天 3月22日,周日

  今天看到大兔上传了体验第一天生日时拍的照片,突然被感动了。一直以来,任何节日对我们来说都不过是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那么平常。可今天突然觉得,记录一些平凡的小细节这么美好。于是,我翻出准备好的花籽,和妈妈、大宝一起播种、浇水,大兔给我们照相,背景是去年冬天种下的青葱,正茁壮成长中。

  一晃,一天就过去了。我惊喜地发现,在这24小时中,我们都忘记了看电视,大家都没有感到前两天那种被限制的不舒服。

  ■ 第5天 3月23日,周一

  今天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当日重点工作就是不让大宝想电视。轻松的是,大宝今天并没特地惦记电视。我们尝试了好几个打发时间的好玩法。比如用颜料把塑料饭盒染成手工作品,又比如在脸盆里玩冰激凌商店的游戏。

  玩着玩着,我竟然回到小时候撒尿和泥的记忆中。那个时候,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什么都不为的”,只是我喜欢,只有过程,没有结果。忽然间,我觉得以前不应该对孩子有那么多的不耐烦,我们忘记了做孩子时的感受,总会觉得他们许多翻来覆去的活动没有意义,但生活哪来那么多意义,追求过多的意义反倒让人远离了天性和快乐。

  ■ 第6天 3月24日,周二

  今天到《心理月刊》编辑部,大家得知我就是那个做体验的人,纷纷表示崇拜。

  方方说她家的实验在第一天就宣告失败,因为爷爷每天一到点就会不自觉地去看新闻。但大家最佩服的是我能搞定一个3岁半的孩子。其实小孩子认真起来,实在要比大人认真得多。这两天她每天都会跟我算:妈妈,还有X天对吗?这次实验的又一大收获,就是我的大宝练熟了7的合成与分解。晚上到家,一样还是画画,念儿歌,看书,时间过得飞快。

  ■ 第7天 3月25日,周三

  今天就是体验的最后一天,我先是采访妈妈感觉如何,她嘴上说太不容易了,可脸上还是乐呵呵的。我知道她所说的“不容易”是她眼睁睁地看着大宝苦恼而不能给予满足。

  大兔的回答倒很正向,家里面一下子安静了许多,他在书房工作累了,一抬头就能听见我们说话的声音,而不是电视声,感到很亲切。每当他想要伸展伸展身体,去客厅溜达的时候,可以直接加入我们的聊天,这让他很开心。对于大兔来说,电视经常会让他把原本5分钟的一溜达变成1小时,结果丢了的时间还是得自己找回来,最后牺牲的只能是睡觉时间。至于我们家大宝,她对于电视的需要大大减少,爱上了“描字”(我写完了她描)。另外,我们在第4天种的薰衣草已经发芽了。

  体验后记

  从体验结束到今天,快两个月了。

  大宝现在几乎都不怎么看电视,大概是发现了太多比电视更有趣的事情。而我和孩子相处变得更耐心。至于大兔,他倒是得便看完了30集的《潜伏》,正在大呼过瘾。另外,为了弥补对妈妈的愧疚,我又带着她去了一些好玩的地方。

  中国这20多年的变化太大了,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差异很大。如果没有电视,我们小两口每晚可能就去泡酒吧了。至少,妈妈还是坚持认为:每晚看着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她做的饭,挺好的。

  让电视成为家庭文化的推手

  王智,情感心理教练

  电视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一分子,一位不“主动说话”的家庭成员。但若家庭成员过度沉迷于电视,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到一个固定不变的事物上,重复依赖,获得一种单向的满足,并会不知不觉中减少与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甚至失去了沟通和共情的能力,整个家庭也因此变得沉闷,冷漠,缺少活力。

  感受幸福,离不开人际的沟通和联结,任何物质或器物无法代替亲人间的喜怒哀乐。因而,电视作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不应成为一个破坏亲密的“第三者”,而应成为家庭文化的推手。

  我们可以想象的最好的看电视的情形是:我们与家人一起看电视,由电视节目而创造出一些家庭的话题——可能是与父母有关的,可能是与伴侣有关的,可能是与孩子有关的,也可能与所有家庭成员有关——当整个家庭一起分享各自的感受和观点,电视就不再是一个冷漠的隔绝亲人间交流的侵入者,而是一个亲密关系的连结者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