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改变的绿色承诺

  更好地生活,意味着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一种绿色的、有弹性的和更加节制的新关系;也意味着,要有意识地觉察和改变损耗我们和大自然能量的生活方式。而改变是可能的,行为心理学已经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证明,改变,只需要21天。

  《心理月刊》杂志及官方网站联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周迅“OUR PART我们的贡献”环保意识推广项目,发起“21天绿色日记”活动。这是一个绿色的邀请,一起加入这个“染绿”自己、让大自然和我们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吧。

  一个21天学会节制的真实体验

  编辑部例会,我们的编辑方湘颖(我们昵称她“方方”)报了一个选题:我用21天学会了节制——这是她刚刚完成的个人体验。确实,我a们看到了一个更有能量的方方。

  在此之前,我们都很清楚方方的工作生活规律。她的身体内“嘀答”着一只晨昏颠倒的生物钟:早晨通常从下午两点开始,在我们深睡的凌晨四五点钟,她才从MSN上下线洗洗去睡。方方说,她既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又对这种生活状态不满:非常疲惫,而违反大自然为人类设置的生活规律可能是危险的。

  在派驻上海的两个月里,方方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节制时间,早晨8:00点起床,晚上23:00睡觉;接下来,是节制生活中的欲望。

  21天,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方方做到了。明亮、体贴的自然光线和节制物欲的生活,给方方带来丰盈的能量,也让她更清晰地认识了自己。

  改变是可能的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过一种更环保、更绿色、更节制的生活,创造一种三赢的生活方式,利己,利人,利环境。这就意味着,需要与自我、他人和自然建立新的关系,更意味着需要改变生活中的很多习惯。

  这绝非易事。现有的调查表明,我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习惯之于我们,就如驾驶和游泳一样,当我们一遍遍有意识地重复我们已经学会的动作,它们就成为我们的潜意识,无需提醒,无需指令,就会主动为我们工作。我们的习惯反应总是自动的。

  当我们要改变那些损耗能量,破坏我们与自我、他人、自然联结的旧行为和旧习惯,就需要让一个新行为和新习惯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而方方的成功体验,确证了一个心理学的原理:21天,我们可以做到。

  自我觉察是改变的动力

  对当下生活方式的觉察,是我们能够在21天改变的前提。

  “我们总是忙于各种应酬和社交,甚至无暇坐下来静静看一眼星星、月亮或者植物,更不用说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了,其实这种种举动不过是在逃避自己罢了。”印度先哲克里希那穆提说,“正确的行动源于我们对自身的理解,这里的理解不是对自己部分的理解,而是对自己全部的内容、自身的矛盾体和自己本质的理解。真正理解了自己,才能正确地行动,才会对正确的行动产生兴趣,才会感觉到幸福。”

  觉察,让我们真正了解我们与自己、他人、自然的关系,也让我们有动力去改变我们的行为。

  21天,从意识进入潜意识

  行为心理学认为,有意识地改变一个行为,需要21天——21天是一个平均数,它已为大量实验和实践所证实。为什么是21天而不是一周或是半年?因为,在我们改变行为的努力中,新行为与旧行为还互相干扰,而新的行为需要被不断地重复,才有可能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过短,新行为不能巩固;过长,则可能意味着改变动机不足。

  据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分析,改变一个行为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顺从。新行为让我们别扭,就好像让一个右利手人必须使用左利手一样,我们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第二阶段,认同。我们已经在心理上愿意接受新行为,并有意识地做出新行为。仍然是刻意的,但更加自然了。第三阶段,内化。新行为已经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21天,我们就不一样了。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世界由你、我组成,是你、我的投影;你、我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一个绿色的、爱自己、爱人类也爱地球的新我,将会使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以更美好、更澄明、更自然的面貌走向未来。

  21天改变行为的5项注意

  1、给自己一个启动改变的仪式。可以正式地写在博客上或是向重要的亲友宣布,这让我们改变的行动有一个明确的开始,也可间接地起到监督作用。

  2、把每天的收获记录下来。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每天的变化,为绿色改变行动写一个21天的体验日记。

  3、改变一个习惯而不是多个。同时改变多个旧行为,却很可能一个改变也无法真正完成。只是完成一个改变,就已经很有成就感了。

  4、只要有改变就奖励自己。只要自己有进步,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巩固它,也让自己坚持下去。

  5、坚持21天~90天。坚持21天,一个新的绿色行为就可能成为我们的新习惯了;但如果你改变的是一个相对顽固的旧习惯,那么就坚持90天。

  21天绿色笔记

  ■ 第1~4天

  觉察,让我们真正了解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只有觉察,才可能让我们有动力去改变我们的行为。选择一个绿色的行为方式,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每天的进步,为绿色改变行动书写一本21天的笔记。

  ■ 第5~8天

  在尝试罗夫治疗时,我知道了一件事,即正确的站立及行走姿势,是会让人全身上下能量通畅,并显得轻盈俊美的,这是因为人的身体(在骨盆中心)有一个与地心引力相协调的点。

  这件事反映的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身体是自然智慧的承载体。可惜城市生活已经把人从自然中捡选出来并加以异化了。人越是依赖城市生活所制造出来的人工舒适,他/她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觉察而保持能量的状态就丧失得越厉害。

  我觉得真正的环保,就是恢复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力,然后谦虚地接纳自然的力量,并与之相协调。这一切都是一个整体。当人觉得自己能量充沛时,他/她对他人、他物的关系也是和谐美好的。

  ——王珲

  ■ 第9~12天

  我们的身体拥有自己的智慧,它有自己的习惯和规律,21天培养一份一日饮食习惯,坚持下去,就能让身体逐步恢复到自己的大平衡中。

  不要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吃很多东西,否则,会产生胃酸,释放自由基,自由基是人类衰老和患病的根源!尽量饮食蔬菜汁,每人每天摄入的蔬菜汁量最好在7501500CC之间。

  坚持培养一个合理的饮食习惯,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真的会变得轻盈,心灵和精神也会因此而获得滋养,精力充沛让人达到一种高效的生活状态。

  ——台湾生态饮食专家范秀芹

  ■ 第13~16天

  我会把每日做的小事情带来的情绪记录在我的乐活存折上,渐渐地,我发现过多的消耗并不能带给人更多的快乐,有时还会成为身体和心灵的负担。比如抱怨,因为抱怨会滋长人的负面情绪,这会使人沉溺于一种情绪中不可自拔,造成许多无意识的内耗,而我们又会习惯性地寻找一些具体的物质消耗来平衡内心的感受,比如用逛街和喝酒来平衡焦虑和悲伤,这些行为往往只能起到放松一时的作用,并不能让我们的心得到真正的快乐。其实,当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过度消耗后,往往就能培养出一份对万事万物的怜惜和疼爱之情,这种感觉能让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可以帮助人达到一种真正的身心和谐。
  ——蓝怀恩

  ■ 第17~21天

  我们似乎经常忽略他人他物的感受,我们忽略伐树时树木的伤痛,也忽略了老人对孩子的思念,更忽略了已经结婚多年的伴侣需要的温暖。我们还经常忘记尊重人与物原来的样子。无论是面对孩子,还是土地规划,我们似乎习惯了一意孤行,用自我的观点去改造、代替一个环境和一个人的需求。中国哲学提倡天人合一,天道即人道,尊重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万物与我合一,我与万物同在,当你对所有事物都有一种尊重和爱的时候,你也会强烈地感受到他人他物对自己的接纳和爱,帮助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处世关系。
  ——王智

  10位环保朋友21天养成1个环保习惯

  环保不是时尚,也不是一件昂贵、崇高的事情,它可以具体成一个很日常的小习惯。但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拥有很大的能量。我们邀请了10位环保朋友讲述自己每日一件的环保小事儿,我们可以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其中一件,具体实践21天,培养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环保习惯。

  文:方方

  ■ 回归自然,恢复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力

  王珲 《心理月刊》执行主编

  说起来,我的日常环保行为大多与恢复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力有关,比如:我在家几乎不用空调,喜欢开窗,能够感受到自然风,才觉得可以尽情呼吸;在办公室,很多人对于整天在日光灯下工作是不觉察的,我能利用阳光多久就用多久,那种在屋里被太阳晒着的感觉有很强的幸福感,对眼睛也好。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环保,就是恢复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力,然后谦虚地接纳自然的力量,并与之相协调。

  这些看似很礼仪性的行为,其实都是我在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重和珍惜,久而久之,这份情感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层次激发人对所有事物的尊重、珍惜和热爱,建立一种人与环境、与整个世界的和谐关系。

  ■ 素食

  龙宽 歌手

  美国宇航局去年发布了一个可怕的报告:北极冰层将在2012年夏天全部融化!而素食是减少温室气体、扭转全球变暖最有效的方式!这十年,我坚持吃素,因为少吃一公斤牛肉,可以省下10万公升的水,相当于1个人6个月的洗澡水;可以少排放36.4公斤二氧化碳,相当于一个100瓦灯泡三星期的电量如果大家不赶快醒来,我们可能会失去所有的梦想、深爱的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美丽、独一无二的珍贵星球上成长和找寻自己的机会。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