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约150万自闭症儿童 早期干预最重要

fixed" zzz="106475">

  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每一个都如同降临人间的小天使,漂亮又纯净,但那星光般清澈的眼睛却从不愿与你对视。这些星星一样美丽而冷漠的孩子们有另一个名字--自闭症儿童。

  2007年11月18日,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宣传日,2008年4月2日是第一个世界孤独症日。

  目前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在中国约有150万自闭症儿童。这种听上去有些陌生的疾病就在我们身边发生。

  经验显示,通过及时有效的教育训练和帮助,多数自闭症患者可以得到改善。而在上海,除了患儿家长和少数专业人士,人们还不太了解自闭症的情况,社会保障体系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目前,上海市对确诊的早期自闭症幼儿提供一次性3000元的康复训练补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杜亚松教授告诉记者,上海市孤独症患儿诊疗中心即将建成,家长将不再需要东奔西走,即可为患儿进行早期诊断。

  【案例:自闭症儿童未必智力落后】

  3岁儿只对车轮“有感觉”

  3岁的路路(化名)由于迟迟不开口说话,上幼儿园成了问题。父母以为可能是孩子的听力有异,带他去儿科医院诊断。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这个长得非常可爱的小男孩表现得与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既不玩耍,也不主动跟随父母。但却对车轮和各种滚动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兴趣,除此之外,那双大眼睛并不会关注其它任何新鲜的东西。

  医生们注意到了这种奇怪现象,建议家长带路路去精神卫生中心检查。结果发现,路路的听力完全正常,却患有自闭症,语言交流有障碍。路路的父母经过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刘漪医生的“扫盲”后才知道,自闭症患儿言语很少,有些甚至终生不语;会使用的词汇也有限。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着迷于一些特定的事物,比如车轮、电视广告等。却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缺乏依恋的感情。

  着迷于妈妈的手提包

  杜亚松教授在门诊中遇到一位患儿菲菲(化名),1岁以前生长发育正常,1岁8个月时,家人发现菲菲不合群,不与小朋友一起玩。由于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平时大多一个人玩,言语极少,但对电视中的广告内容特别感兴趣。除此,菲菲还对妈妈的手提包感兴趣,妈妈上下班时,会拉着并闻着提包送迎。妈妈用了新提包,菲菲看到后则大叫,不让妈妈使用新包。换用旧包后则安静如前。对小人书和画册不感兴趣,但喜欢翻看有文字的书。玩积木时不会搭建成某种建筑,只机械地把某种颜色的积木堆在一起。

  家人带菲菲到医院检查,最终发现患有自闭症。不过专家再三指出,这类儿童不一定智力落后;相反,有些孩子还拥有超乎常人的记忆力天赋。有个自闭症患儿三岁就已认识大量的汉字。然而,自闭症孩子们强大的记忆却是较为单一的能力,这个三岁的孩子却不知道该怎么在平时的说话与交流中运用这些字。

  【治疗:主流疗法一对一康复训练】

  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率为万分之2-5,有资料认为它的患病率为1/150,男女比例大约为3~6:1。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关于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仅有福建、江苏等区域数据。据推测,上海约有自闭症患儿7000人左右,世界上约有3500万人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